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综述

  • 新生隐球菌感染流行病学现状及耐药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朱信霖;扈东营;陈显振;姜伟伟;陈天杨;陈天成;廖万清;刘晓刚;潘炜华;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酵母类真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HIV感染是导致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近年来关于非HIV患者隐球菌感染的报道不断增加。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新生隐球菌对棘白菌素类药物具有内在抗性。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是用于隐球菌感染治疗的一线药物,而长期广泛用药引起新生隐球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患者临床治疗失败率居高不下。为进一步加深对新生隐球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流行病学报道及相关研究,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诊治方法和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11-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8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研究论文

  • 山西太行山地区铦囊蘑属两新种(英文)

    王术荣;刘淑琴;孟俊龙;常明昌;于晓丹;

    铦囊蘑属Melanoleuca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因该属很多种类都是重要的食用菌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报道了在山西太行山地区发现的该属2个新种,即浅灰铦囊蘑Melanoleuca grisea和近白柄铦囊蘑M. subleucopoda。通过形态学特征、ITS和RPB2基因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讨论了它们与铦囊蘑属内相关物种的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关系。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21-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双缘衣属(双缘衣科)地衣一新种

    热衣木·马木提;方津津;图尔荪阿依·排祖拉;

    现分类系统中,双缘衣属隶属于子囊菌门,茶渍纲,厚顶盘亚纲,文字衣目,双缘衣科。全世界有48种,被确认为单系类群的小属。利用形态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天山西部的双缘衣属地衣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发现了双缘衣属地衣1个新种:绿盘双缘衣Diploschistes viridis(属于双缘衣亚属)。基于最大似然分析(ML)和贝叶斯分析(BI)构建了基于ITS位点系统发育树,详细描述该种的形态特征、分布及栖息地等情况,并提供了地衣体的彩色图片。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32-1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短柄草柄锈菌在感病寄主二穗短柄草上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研究

    朱姗姗;盛丽梅;汤春蕾;王晓杰;赵杰;康振生;王建锋;

    本研究采用荧光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短柄草柄锈菌Puccinia brachypodii(分离系F-Co和K-Ki)在感病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自交系Bd21-3叶片中的发育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12–18h时,病原菌通过芽管侵入短柄草叶表皮气孔后形成气孔下囊,产生初生菌丝并形成吸器母细胞,进而侵入植物细胞形成吸器;接种24–48h后,病原菌初生菌丝分支并形成次生菌丝;接种72h后,短柄草锈菌开始形成菌落。F-Co的发育过程快于K-Ki,在120–216 h时,F-Co的菌落扩展面积明显高于K-Ki。本研究证实F-Co、K-Ki和二穗短柄草均为亲和互作。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41-19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感白粉病青稞的内生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王生萍;卓玛曲措;陈娟;蒋先芝;旺姆;

    种子内生微生物组与种子的健康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收集对白粉病抗病和易感共11个品种的青稞种子,利用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内生真菌的群落、丰度和多样性进行研究。从不同品种的青稞种子中共鉴定4个门、17个纲、35个目、66个科、107个属的内生真菌,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菌门Mortierellomycota是优势菌门;链格孢属Alternaria、微座孢属Microdochi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镰刀菌属Fusarium和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为优势菌属。根据生物信息学注释结果,在鉴定到的107个属中,抗病品种的青稞种子中特有的属有20个,感病品种的青稞种子中特有的属有50个;通过对两组样本的分析,发现感病品种中真菌物种多样性高于抗病品种。本研究通过扩增子测序技术初步确定了青稞抗、感白粉病两组样品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和优势菌群,为进一步研究青稞内携真菌与抗/感病的关系提供了基础,从内生菌的角度为青稞白粉病的防控提供新的策略。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50-19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薏苡黑粉菌基因组测序揭示其物种分类及适应性进化

    李祥栋;郑传奇;陆秀娟;潘虹;魏心元;石明;付瑜华;陆平;高爱农;周美亮;

    以薏苡黑粉菌病瘿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法对薏苡黑粉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和形态观察;利用Illumina、Pacbio测序和Hi-C辅助基因组组装技术对黑粉菌进行测序、组装和注释,分析其基因组结构和组成特征。通过与其他6个黑粉菌物种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分析薏苡黑粉菌的基因家族进化和系统发育关系。在pH 7的固体PDA和液体PDB培养基中实现了薏苡黑粉菌的纯化培养,固体培养菌落表现为白色、表面隆起、具褶皱,较湿润且不透明的形态特征。Illumina、Pacbio和Hi-C组装结果显示,薏苡黑粉菌具有20对染色体(2n=40),基因组大小20.093 417 Mb,GC含量53.81%;共预测和注释到7 476个蛋白编码基因和164个非编码基因,占整个基因组长度的61. 02%和0. 285 3%;查找到3 674个散在重复序列和8 139个串联重复序列,分别占整个基因组长度的2.7544%和1.6054%。同源基因家族聚类显示,7个黑粉菌物种Ustilagocoicis、U. bromivora、U. maydis、U. hordei、Sporisoriumreilianum、S. scitamineum和S. graminicola的编码基因被聚类为6999个基因家族,其中共有基因家族5 379个。薏苡黑粉菌包含5 339个单拷贝基因、105个多拷贝基因、89个特异基因、752个其他基因和188个未分类基因。基因家族进化和系统发育聚类表明,薏苡黑粉菌U. coicis在~60.9MYA分化出来,与雀麦黑粉菌U. bromivova、大麦坚黑粉菌U. hordei聚为一支,表现为更近的亲缘关系;而玉米黑粉菌U. maydis在~66. 6 MYA分化出来与3个孢堆黑粉菌物种S. scitamineum、S. graminicola和S. reilianum聚为一支。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60-1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周如月;林嘉龙;李烨凡;秦佳雯;李壮;孟丽;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用真菌,具有抗癌、抗肿瘤等功效。灵芝酸属于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已成为评价灵芝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是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能够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比对,注释获得了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GlBG),并通过RNAi技术对灵芝β-葡萄糖苷酶进行功能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lBG基因的DNA全长为2 759 bp,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编码793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中含有β-糖苷水解酶的2个保守结构域。灵芝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沉默转化子中灵芝酸含量比野生型菌株的灵芝酸含量平均降低了38%,并且灵芝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hmgs、hmgr、fps、sqs和osc)的表达量也显著下降,实验结果表明灵芝β-葡萄糖苷酶在灵芝酸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为灵芝次生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71-1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VdToxD1和VdToxD3调控大丽轮枝菌微菌核的萌发

    曹永红;刘涛;商文静;秦君;胡小平;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是一种土传性植物病原真菌,可侵染660多种植物,引发黄萎病。微菌核是大丽轮枝菌在侵染后期形成的特殊休眠结构,可在土壤中存活14年,是黄萎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本研究在前期大丽轮枝菌萌发与休眠微菌核转录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微菌核休眠状态高表达的VdToxD1和VdToxD3基因进行功能研究。结果发现,VdToxD1和VdToxD3敲除突变体菌株的微菌核萌发率分别为87.3%和86.0%,显著高于野生型菌株的64.0%;负调控微菌核萌发的转录因子VdCrz1与VdToxD1上游的–937 bp到–349 bp中的特定基序结合,与VdToxD3上游的–752 bp到–496 bp中的特定基序结合,结合位点均位于2个基因的启动子区。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80-1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7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地衣型真菌石果衣(疣孢菌科,子囊菌门)次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英文)

    柳润东;蒋淑华;陈保送;黎桀熙;李二伟;魏江春;

    地衣能够产生大量的新型次级代谢产物,但以往对石果衣Endocarpon pusillum的研究中未能检测出任何次级代谢产物。然而,对其共生菌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其中含有14个沉默的PKS基因和2个沉默的NRPS基因。在此研究中,为激活其途径,使用了优化马铃薯培养基和大米培养基对石果衣共生真菌进行了培养。从优化马铃薯培养物中分离得到9个次级代谢产物,包括2个新的异吲哚-1-酮类化合物(1, 2)。而从大米培养物中分离到3个已知化合物和1个新的萘醌类化合物(9)。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数据确定了新化合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地衣中未能检测出任何次级代谢产物,或仅能检测出少量次级代谢产物,可能与其基因组中的沉默基因有关。因此,通过对沉默基因的激活方法为地衣次级代谢产物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开辟了有效途径。

    2022年12期 v.41;No.234 1992-20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生菌根真菌菌丝对马尾松苗氮素传递的影响

    涂桂英;王艺;田磊;江泽汀;覃云展;刘山玉;

    为探究外生菌根真菌菌丝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氮素的吸收、传递及分配规律的影响,本研究应用~(15)N示踪技术,采用四室隔网系统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表明:供体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后,根外菌丝能够穿过粘土层和隔离层到达受体室,在供、受体植株之间形成菌丝桥。接种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均显著增加供体植株苗高、地径及生物量(P<0.05),但对受体植株的影响有差异,其中接种橙黄硬皮马勃Scleroderma citrinum(Sc)对植株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接种对供、受体植株全氮含量无显著性的规律(P>0.05),只有接种东方豆马勃Pisolithus orientalis (Po)的植株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种能够显著提高供体植株根、茎、叶的吸氮量,且叶>根>茎,受体植株中,接种Po、Sc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 (Sl)的植株总吸氮量较不接种(NE)显著增加(P<0.05),而接种混合菌(Sm)的植株与NE无显著差异(P>0.05)。接种Sl的植株~(15)N传递率最高(75.86%),受体植株对~(15)N吸收量最大(91.68μg/pot),Po次之。供体植株中,除接种Sl的植株~(15)N主要分配在叶外,其他处理的~(15)N分配中心均在根部,在受体植株中,接种Po、Sl、Sm的植株~(15)N主要分配在根部,而NE和接种Sc的植株~(15)N主要分配在茎。综上,在马尾松供、受体苗木间能形成菌丝桥,接种外生菌根真菌能够促进马尾松供体植株苗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积累,提高植株吸氮量,对于受体植株不同菌种的作用有差异,其中接种Sc的苗木表现最好。此外,不同的菌种菌丝对植株的全氮含量、~(15)N吸收量、传递率及分配率的影响也不同,其中,以接种Po和Sl的苗木表现较好。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04-2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丛枝菌根真菌定殖银中杨对舞毒蛾幼虫食物利用及适应性的影响

    方静;武帅;姜礅;谭明涛;赵佳齐;孟昭军;严善春;

    丛枝菌根真菌可提高寄主植物的抗虫性,但在林木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林木的抗虫机制,以银中杨Populus alba×P. berolinensis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接种处理,以不接种处理为对照,比较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定殖银中杨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食物利用及适应性的影响。结果显示,FM处理可显著降低(P<0.05)3–5龄幼虫的取食量、食物转化率和3–4龄幼虫食物利用率,且显著抑制(P<0.05)4龄幼虫酸性磷酸酶(ACP)、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及5龄幼虫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和ACP活性。而RI处理可显著降低(P<0.05)3–5龄幼虫的食物消耗率,显著抑制(P<0.05)4龄幼虫CarE、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5龄幼虫ACP、GSTs和SOD活性。结论认为,FM和RI定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导银中杨产生抗虫性,但综合来看FM比RI定殖银中杨产生的抗虫性更强。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16-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硝普钠对香菇多糖代谢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曹雨影;李艳;周祥瑞;张润吉;黄熙瀛;向泉桔;张小平;辜运富;

    香菇多糖是香菇中特有的生物活性成分。硝普钠在调控食用菌生长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但其对香菇生长及多糖合成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香菇新808为研究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硝普钠作为外源一氧化氮对新808菌丝的生物量、生长速率、香菇多糖含量、香菇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表达调控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硝普钠浓度为100μmol/L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生物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61倍;生长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香菇菌丝的香菇多糖含量显著提高,为对照组的3.71倍;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73倍、2.23倍和1.55倍;与多糖合成有关的辅助模块酶基因LENED_010207、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基因LENED_012941和多糖裂解酶基因LENED_004566基因相对表达量有所上调,其中LENED_010207基因上调最明显,而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UGP)、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基因(PGM)与葡萄糖磷酸异构酶基因(PGI)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在100μmol/L浓度硝普钠处理下,香菇生物量、多糖含量、多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及部分多糖合成关键酶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添加适宜浓度的硝普纳能有效地促进香菇多糖的合成,提高香菇多糖的含量。本文为进一步探索香菇多糖的代谢通路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选育高多糖含量的香菇新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对改进香菇栽培技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25-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

    魏奇;韩蓉;严晶;黄骏;张维瑞;刘盛荣;谢宝贵;江玉姬;

    为了获得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评估其体外抗氧化的作用,本研究以奶油绚孔菌菌丝作为原料,采用中心组合试验法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2、提取时间1.85h和提取温度85℃,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的得率为5.68%。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对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有清除能力,其EC50分别为3.74、3.80和15.10 mg/mL。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呈现出一定的还原能力。由此可知,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该研究能够为奶油绚孔菌菌丝多糖的进一步综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36-2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灰树花多糖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作用

    张文岭;赵飞飞;张兆波;杜国涛;赵丹;李兰梅;

    采用MTT法测定不同给药浓度的灰树花多糖(PGF)(1、10、20、50、100和200μg/mL)在24、48和72 h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率,并采用Hoechst染色与流式细胞技术观察20、50和100μg/mL PGF给药24 h后MCF-7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对20、50、100μg/mL PGF给药24 h后MCF-7细胞中Bax、Bcl-2、Pro-Caspase-3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发现PGF给药24、48和72h后对MCF-7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PGF给药浓度增加,MCF-7细胞核裂解增多,细胞凋亡数量增多。PGF20、50和100μg/mL给药对MCF-7细胞Bax、Bcl-2、Pro-Caspase-3以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可见显著性差异。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48-2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温度、气体微环境对红托竹荪干品储藏品质的影响

    夏紫茜;王瑞;马超;曹森;李江阔;吉宁;巴良杰;雷霁卿;陈光贤;

    本研究针对红托竹荪干品在储藏过程中易发生褐变、降低商品性问题,探究了不同储藏条件(温度、气体微环境)对红托竹荪干品储藏品质的影响。以红托竹荪干品为原材料,考察了在气体微环境(空气、N_2、CO_2和脱氧)和不同储藏温度(5、25和45℃)下红托竹荪干品储藏品质的动态变化。在60 d的储藏期内,所有样品的褐变指数、剪切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总酚、还原糖和5-羟甲基糠醛含量均增加,游离氨基酸、白度值、复水比均降低。与25、45℃相比,以上指标在5℃条件下均表现最优,5℃储藏条件下呈味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指标更接近于0 d;在不同气体微环境比较下,CO_2储藏环境下干品品质保持最好,通过综合评分得出5℃低温结合CO_2充气条件下干品品质最优,其次为N_2结合5℃低温。结合经济成本,5℃低温结合CO_2或N_2充气可以作为红托竹荪干品延长货架期的推荐储藏技术。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57-2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4K]
    [下载次数:4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泛素化结合酶E2抑制剂对草菇15℃保鲜的影响

    龚明;尹昕;黄天宇;郑婷婷;唐利华;张赫男;汪滢;

    为了改进草菇低温保鲜方法,在15℃贮藏条件下,采用泛素化结合酶E2(UBEV2)抑制剂对草菇子实体进行处理,并开展相关生理指标和基因表达检测。结果表明,使用100 μmol/L的UBEV2抑制剂L345-0044维持了草菇较好的品质,提高了草菇可溶性糖的含量。低温明显提升抑制剂处理下的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活力,并证实了低温胁迫显著提高了抑制剂处理下的一种类型蛋白酶肽基赖氨酸金属内肽酶的表达。本研究证实了草菇可溶性糖和高活性的冷诱导金属内肽酶对于延长草菇的低温保鲜时间是必须的。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74-2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双单杂交技术选育亮盖灵芝与白肉灵芝优良性状杂交子

    仇昊;田莉;刘笑天;巫涛;葛峰;刘锐;朱静;师亮;于汉寿;赵明文;任昂;

    以亮盖灵芝Ganoderma lucidum和白肉灵芝G. leucocontextum为亲本,采用亮盖灵芝异核体双核菌丝与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获得的白肉灵芝单核体进行双单杂交,最终获得34株杂交子。采用ISSR技术对34株杂交子及亲本进行DNA多态性聚类分析,杂交子主要分为两个类群。对杂交子进行生长速度和灵芝酸含量对比,筛选到4株优质杂交子。进一步进行杂交子及亲本间HPLC指纹图谱对比,发现4株杂交子中有3株HPLC指纹图谱在具备两个亲本特征灵芝酸的同时,还有低极性灵芝酸的产生。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83-2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快报

  • 白肉灵芝三个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姚春馨;田果廷;王晖;

    ‘云白灵芝’3个新品种由采自云南不同地区的野生白肉灵芝菌株,经常规育种系统选育获得,属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3个品种的子实体菌肉洁白、质软,弹射孢子粉少,形态特征差异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8–23℃,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15–23℃,菌丝长速快,发菌期、出菇期短,是中低温型早熟新品种。3个品种均适宜熟料袋栽覆土栽培,干芝产量和品质均高于对照品种。

    2022年12期 v.41;No.234 2095-2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