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序言

  • 真菌系统学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分类单元

    杨祝良;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真菌系统学的有机融合,为真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最近20年来,真菌学家们建立了大量的新目、新科、新属和新种,掀开了真菌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研究的新纪元,但很多重要的系统发育问题仍没有解决,特别是大量目间、科间的亲缘关系并不清楚。细分是真菌系统学的主流趋势,野生食用菌和毒蘑菇的分类也是如此,近年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分类单元,如在2010–2019年的10年间,中国发表大型真菌(含地衣)新种1240余个。本专刊收载的15篇论文是对我国野生食用菌和毒蘑菇研究工作的部分总结,对真菌资源利用、毒蘑菇中毒预防与治疗具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11-1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7 ]

综述

  • 红菇科可食真菌的若干分类问题

    王向华;

    红菇科Russulaceae包含大量全球广泛采食的野生食用菌,同时也有一定数目的毒菌。该科特别是红菇属的分类是大型真菌分类的难点。近年来DNA数据大量应用于红菇科的分类,更新了属的界定和概念,发现了大量新物种,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鉴定带来了可用的名称。然而,DNA证据并不总是与形态证据吻合,这又为食用菌和毒菌的识别和名称的使用带来了困扰和不便。本文针对乳菇属、多汁乳菇属和红菇属中的重要食用菌类群,回顾了近年来的分类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背后的数据实情和存在的分类问题。认为:在食用菌和毒菌的确定上,依靠物种复合群共有的形态特征更具有可操作性;依据DNA序列进行的劈分式分类和依靠少数样品的特征及DNA序列上的少量差异发表新种的做法可能产生不便于使用的后果;在乳菇属和红菇属中,"BLAST相似度低的即为新种"的分类实践存在错误风险;充分结合历史资料和各个类群的特点,确定物种划分的阈值,才能有望解决红菇科真菌的分类问题。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17-1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5K]
    [下载次数:5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84 ]
  • 丝膜菌属有毒蘑菇及其毒素研究进展

    陈作红;

    丝膜菌属Cortinarius是蘑菇目Agaricales中最大的属,目前已描述的物种超过2 000种,该属中一些种类含有剧毒的奥来毒素,可引起急性肾衰并导致死亡。本文对丝膜菌属有毒蘑菇中毒及种类、中毒临床症状、奥来毒素的检测方法、毒性毒理和中毒治疗以及奥来毒素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并对一些热点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40-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7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9 ]
  • 鹅膏环肽毒素生源合成的研究进展

    罗宏;

    在蘑菇目Agaricales中,已知鹅膏属Amanita、环柄菇属Lepiota和盔孢伞属Galerina 3个属的部分物种能产生剧毒的鹅膏环肽毒素。全球90%以上的致死性蘑菇中毒事件是由含鹅膏环肽蘑菇导致。上述3个属的剧毒蘑菇虽然亲缘关系较远,但却可以合成同一种鹅膏环肽毒素,且使用了大致相同的生源合成代谢途径,涉及多个毒素合成基因,采用了特殊的组合式合成机制。本文总结了鹅膏环肽毒素合成途径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对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51-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8 ]

刊物公告

  • 参考文献格式介绍(著者-出版年制)

    <正>一、文内参考文献的格式:例:一位作者:戴芳澜(1979)或(戴芳澜1979);两位作者:庄剑云和魏淑霞(1994)、(Arthur&Cummins 1936)、(庄剑云和魏淑霞1994);三位作者(含)以上:戴玉成等(2007)、(戴玉成等2007)、(Smith et al. 1981)。二、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中文投稿,文后中文参考文献采用中-英文双语表示;英文投稿,中文参考文献只需英文表述。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菌物名称注册

    <正>根据第18届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2011年7月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通过的决议,从2013年1月1日起,菌物名称发表之前必须在认可的信息库进行登记并存储名称的重要信息,这将成为名称合格发表(valid publication)的强制要求。发表菌物名称在满足有效发表(effective publication)和合格发表等其他各种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显示出通过登记获取的相应注册号。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欢迎订阅《菌物学报》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英文刊名Mycosystema)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报道内容包含菌物系统分类学、形态学、分子与细胞水平的进化菌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濒危菌物物种保护生物学以及与菌物系统分类有关的医学真菌、兽医真菌、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综述和研究论文。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研究论文

  • 中国南方变绿红菇近似种类“青头菌”的物种多样性

    邓春英;史路瑶;王晶;向准;李守勉;李国杰;杨慧;

    本研究以我国西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变绿红菇近似种类"青头菌"为研究对象,使用形态学和rDNAITS区段核苷酸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青头菌"多数子实体属于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复合群,其余子实体为绿桂红菇R. viridicinnamomea、红边绿菇R. viridirubrolimbata和本文描述的新种拟壳状红菇R. pseudocrustosa。在形态特征和ITS核苷酸序列方面,我国变绿红菇近似种R. aff. virescens与欧洲的变绿红菇R. virescens和北美的小变绿红菇R. parvovirescens均存在一定差异。变绿红菇近似种类在亚洲的分布范围较广,物种准确划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61-16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2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1 ]
  • 产于中国西南高山温带森林的二个棒瑚菌新种(英文)

    邓文英;李桂伍;葛再伟;张平;

    本文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报道了产于中国西南山地温带森林的棒瑚菌属新种2个。第一个新种金黄棒瑚菌Clavariadelphus aurantiacus具有亮橙黄色的子实体和不育的子实体顶部,第二个新种纤细棒瑚菌C. tenuis具有细长的子实体并且菌丝不具锁状联合。为两个新种提供了详细的描述、绘制了黑白线条图、拍摄了彩色照片,并且与类似的物种进行了比较。运用核糖体转录区间序列分析了棒瑚菌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了中国已知棒瑚菌的检索表。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84-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1 ]
  • 中国甘肃省狭义丝盖伞属二新种(英文)

    范宇光;图力古尔;

    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甘肃省的狭义丝盖伞属2个新种,即拟黄囊丝盖伞Inocybe muricellatoides和甘肃丝盖伞I. gansuensis。对新种的ITS、LSU和rpb2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提供了详细描述、线条图、生态照片及与相似种的区别。拟黄囊丝盖伞以菌盖翘起的鳞片、菌柄纤维状、孢子光滑和厚壁的侧生囊状体为主要识别特征。甘肃丝盖伞具有粗壮的子实体、较大的孢子和厚壁侧生囊状体。基于LSU和rpb2联合数据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两个新种隶属于狭义丝盖伞属且分别占据独特的分支。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94-17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2 ]
  • 毒鹿花菌——一个发现于中国的毒蘑菇新种(英文)

    李海蛟;陈作红;蔡箐;周满红;陈贵径;孙承业;张宏顺;杨祝良;

    基于形态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本研究报道在中国华中和西南地区发现的一个隶属于鹿花菌属鹿花菌亚属的有毒新种——毒鹿花菌。该种在形态上与鹿花菌Gyromitraesculenta十分相似,但毒鹿花菌的囊盘被分化较为明显,外表面几乎由一层栅状细胞排列而成,而鹿花菌的囊盘被基本没有分化。此外,毒鹿花菌通常具有更长的菌柄并生于阔叶林地上。为了准确理解鹿花菌的物种概念,本研究指定了一份采自法国的标本(即HMAS 21460)作为该种的附加模式。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06-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9 ]
  • 大把子杯桩菇:产自山西的一个新物种

    李素玲;刘虹;郭丽杰;范黎;

    基于多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山西省吕梁山区俗称为大把子的一种传统野生食用蘑菇是隶属于假杯伞科Pseudoclitocybaceae杯桩菇属Clitopaxillus的一个分类学新物种,本研究将其定名为大把子杯桩菇C. dabazi。该种与分布于欧洲的C. alexandri和C. fibulatus形态特征相似并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大把子杯桩菇的鉴别特征为菌盖半球形,菌盖边缘稍内卷,土黄褐色至灰白褐色,菌柄粗棒状,具蘑菇香味。大把子杯桩菇在秋季发生,在整个吕梁山脉均有分布,在中北部的管涔山、关帝山区域,主要生长于云杉Picea sp.、落叶松Larix sp.林内的草地上;而在南部的五鹿山一带,则发生于松Pinus sp.、栎Quercus spp.混交林内草地上。本文还提供了杯桩菇属已知3个物种的分种检索表。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19-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毛离褶伞——一种孢子杆状的离褶伞科新属和新种(英文)

    蔡箐;吕李云娇;KOST Gerhard;杨祝良;

    根据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证据,描述采自我国西南的新属和新种毛离褶伞Tricholyophyllum brunneum。与离褶伞科其他属不同,该新属的菌盖表皮为毛皮状,菌柄表皮为不连续的毛皮状,有褶缘囊状体,担孢子长椭圆形至圆柱形。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28-1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4 ]
  • 采自祁连山的冷杉侧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探索

    罗智檜;牛鑫;魏生龙;于海萍;张波;李玉;

    以采自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菌物保育区的野生侧耳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将其鉴定为冷杉侧耳Pleurotusabieticola。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条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豆粉;在以棉籽壳、木屑和麸皮为栽培料时,可获得子实体。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41-1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3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72 ]
  • 华南常见毒鹅膏菌及其中毒事件分析

    邓旺秋;李泰辉;张明;肖正端;贺勇;徐隽彦;

    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际调查对华南地区的有毒鹅膏种类进行统计分析,确认了21种常见有毒鹅膏菌,包括急性肝脏损害型的剧毒鹅膏、急性肾脏损害型和神经精神型的毒鹅膏各7种。对2000–2019年20年间发生的有毒鹅膏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显示,华南地区有毒鹅膏中毒事件共发生45起,163人中毒,60人死亡,病死率为36.8%;毒鹅膏的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3–9月,其中3月份最多。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引起的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中毒死亡率均占中毒事件总数的70%左右,是华南毒蘑菇中毒的"头号杀手"。本研究对华南地区毒蘑菇中毒的科学精准防控、有效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及降低中毒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50-1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41 ]
  • 中国青褶伞时空分布研究

    章轶哲;孙承业;图力古尔;李泰辉;张宏顺;张凯平;李海蛟;

    近年来在中国,蘑菇中毒已成为食物中毒事件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青褶伞Chlorophyllummolybdites是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为切实预防该种中毒,揭示其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青褶伞在中国的时空分布信息,发现该种在1978–2020年中的20个年份中共出现于我国包含台湾省在内的17个省份,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偶有分布,华北和西北没有记载。青褶伞在我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体时间为3–12月份,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该种最早于仲春出现在华南地区(广东),随即向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其他地区、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扩散并持续至中秋,从晚秋至初冬,该种分布范围不断南移萎缩至西南热带地区(云南勐腊县);在温带至寒温带,该种仅在夏末秋初出现在东北地区。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59-1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 云南楚雄致命鹅膏中环肽毒素的检测与分析

    钟加菊;姚群梅;李海蛟;蒲艳;李朝宏;余成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云南楚雄双柏县的致命鹅膏在3个不同生长期中不同部位的6种环肽毒素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致命鹅膏含有α-,β-鹅膏毒肽、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未检出γ-鹅膏毒肽和二羟鬼笔毒肽。生长期毒素总量最高(9.3mg/g)、从成熟期(7.5mg/g)到衰老期(6.5mg/g)逐渐降低,但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鹅膏毒肽与鬼笔毒肽比值从生长期、成熟期到衰老期分别为2.6、1.4和0.9。在3个不同发育阶段中,4种毒素含量从菌盖、菌柄到菌托逐渐降低,而鬼笔毒肽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加。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在生长期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7.4mg/g和3.1mg/g,而羧基三羟鬼笔毒肽和羧基二羟鬼笔毒肽在衰老期的菌盖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8mg/g和2.1mg/g。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66-1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7 ]
  • 荷叶离褶伞子实体化学成分

    郑中庸;韩俊杰;米鹏程;陈保送;宝丽;席亚丽;王政迪;谢丽萍;郭长彬;魏生龙;刘宏伟;

    本文对祁连山野生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MS、NMR和电子圆二色谱(ECD)等方法确定了化学结构,其中有4个为聚炔类化合物。化合物1作为天然产物系首次报道,其相绝对构型是通过比较ECD的方法确定。对所得聚炔类化合物应用细胞模型进行抗氧化活性(CAA)指标检测,化合物1–4均呈现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EC50为(24.73±6.12)μmol/L。聚炔类化合物1–4为荷叶离褶伞首次报道成分,可作为祁连山野生荷叶离褶伞HPLC-DAD化学表征参考化合物。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74-1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2 ]
  • 中国小菇属十个新记录种

    娜琴;图力古尔;

    报道了小菇科小菇属真菌10个中国新记录种,香菌组:橙盖小菇Mycena aurantiidisca、黄白小菇Mycena flavoalba、粉黄小菇Mycena floridula;棘刺组:异刺小菇Mycena heteracantha;纤柄组:碱味小菇Mycena amygdalina;脆足组:粉被小菇Mycena zephirus;冬生组:绣线菊小菇Mycena speirea、冬生小菇Mycena hiemalis;小菇组:绒柄小菇Mycena flos-nivium,分别来自吉林等11个省份、自治区。提供了每个物种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以及与相近种的讨论。共计90条自测及下载ITS序列,在采用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小菇属系统发育树中,新记录种均得到分子数据支持。凭证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2020年09期 v.39;No.207 1783-18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3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6 ]

  • 封面故事

    杨祝良;冯帮;

    <正>在牛肝菌科狭义牛肝菌属中,中国有15种,都可以食用,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在欧洲、北美和亚洲都有采集、销售和食用牛肝菌的习惯。白牛肝菌(左上图)在我国广布较广,但美味牛肝菌(右上图)在我国只见于东北,网盖牛肝菌(左下图)和中华美味牛肝菌(右下图)在西南山地较常见。在欧美,美味牛肝菌很受欢迎。但是,对云南人来说,这些牛肝菌都不是上品,只有牛肝菌科的兰茂牛肝菌(别名"红葱"、"红见手"、"见手青",中图)才是他们的最爱。

    2020年09期 v.39;No.207 1608+1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