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长青,习平根,向梅梅,姜子德,戚佩坤
报道了采自湖南省木本植物上的10个拟茎点霉Phomopsis新种,即喜树拟茎点霉Ph. camptothecae、腊梅拟茎点霉Ph.chimonanthi、杜仲生拟茎点霉Ph.eucommiicola、紫薇拟茎点霉Ph.lagerstroemiae、红继木拟茎点霉Ph.loropetali、厚朴拟茎点霉Ph.magnolina、海桐拟茎点霉Ph.pittospori、竹柏拟茎点霉Phomopsis podocarpi、石榴拟茎点霉Ph.punicicola和酸枣拟茎点霉Ph.ziziphicola。对新种与其近似种在形态及ITS序列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文中附有新种的拉丁文、英文描述及显微结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SCHM)。
2005年02期 14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文华安,应建浙
采自贵州省道真县的乳菇属两个新种。它们分别是白绒乳菇Lactarius puberulus和为了纪念复旦大学王鸣歧教授命名的王氏乳菇Lactarius wangnii。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2005年02期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黎,刘波
本文报道柄灰包属的两个新种,滴孢柄灰包T. lacrimisporum和糙丝柄灰包T. verrucicapillitium。文中提供了拉丁文描述、英文描述并附图。滴孢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内包被茶褐色,顶孔流苏状至裂片状,菌柄具一菌托,担孢子泪滴状,光镜和电镜下均平滑。糙丝柄灰包的主要特征是外包被由菌丝和沙粒所组成,顶孔圆形、整齐,口围黑灰色,菌柄具球形或鳞茎状的菌丝垫,孢丝隔处膨大,担孢子球圆形,光镜下具疣突和近棱状的突起,电镜下呈由数个柱状物组成的突起或长短不定的棱脊,顶端平截,常相互连接,但不呈网状。模式标本保存于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原新疆八一农学院)真菌标本室(HMAAC)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HMAS)。
2005年02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贾泽峰,赵遵田
本文报道了中国云南的肉疣衣属的一新种——亚莲座肉疣衣,新种有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地衣标本室。
2005年02期 162-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俊,秦国夫,戴玉成
在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发现了6个新的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BS J、CBS K、CBS L、CBS M、CBS N和CBS O,研究证明都是异宗配合种类。CBS J与CBS A、CBS K与CBS G 以及CBS L与CBS H之间存在较低的互交可育现象。CBS K与Armillaria mellea互交可育, CBS M与A.borealis互交可育,且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被发现,其余4种为亚洲特有种。
2005年02期 164-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崔宝凯,戴玉成,李娟
1995年9月、2004年6月和8月在中国辽宁省宽甸县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及周围森林采集木腐菌标本276号,经鉴定研究发现多孔菌84种,本文报道了这些多孔菌名录,并根据采样列出了每种的寄主,其中绝大多数种类为该保护区首次报道,34种为辽宁新记录种。Perenniporia medulla-panis sensu stricto为中国新记录种,根据中国的标本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及周围地区的多孔菌主要是温带广布种。
2005年02期 174-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章初龙,徐同
对从中国河北、浙江、云南及西藏分离的72个木霉菌株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学研究。采纳Gams&Bissett(1998)及Kullnig—Gradinger et al.(2002)的分类观点,鉴定出木霉属的12个种, 其中包括8个已知种:深绿木霉T.atroviride,桔绿木霉T.citrinoviride,哈茨木霉T.harzianum, 康宁木霉T.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中国木霉T.sinensis,绿木霉T.virens和绿色木霉T.viride;4个我国新记录种是:木霉组(Trichoderma section)的棘孢木霉T.asperellum及粗梗组(Pachybasium section)的淡黄木霉T.cerinum,螺旋木霉T.spirale和茸状木霉T.velutinum。
2005年02期 184-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6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7 ] |[阅读次数:0 ] - 吴作为,白逢彦
下面每个组内的酵母菌:I)Candida aaseri和Candida butyri;Ⅱ)Candida boleticola, Candida laureliae和Candida ralunensis;Ⅲ) Candida zeylanoides和Candida krissii以及Ⅳ) Pichia farinosa和Candida cacaoi因具有相同或只有一个碱基差异的大亚基(26S)rRNA基因D1/D2区序列,而被认为属于同一个种。本研究对其ITS序列和电泳核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组内的种具有完全相同的ITS序列,第Ⅳ组的两个种只有1个碱基差异, 但是各组内的核型并不完全一致。第Ⅳ组内的两个种具有完全相同的核型,证实他们属于同一个种。第Ⅱ组内的C.laureliae和C.ralunensis也具有完全相同的核型,可以肯定二者也属于同一个种,该组内的C.boleticola的核型与前二者不完全一样,但染色体分子量范围相似,也可能与前二者属于同一个种。第Ⅰ和Ⅲ组内各种的核型具有明显差异,对组内种间的同物异名关系未提供支持。
2005年02期 193-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郑文明,陈受宜,康振生,王阳,吴立人,李振岐
对1997—1999连续三年采自甘肃省天水地区16个地点的244个小麦条锈菌分离系进行了PSR331S3/Bg1Ⅱ指纹分析,共鉴定出表现型185个,遗传多样性Shannon指数M=4.467, 加权修正值M*=0.9106,显现出高度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中三个主要采样点凤凰、甘谷和麦积山病菌群体M值分别为3.5720、3.0268和3.4186,加权修正值M*分别为0.9330、0.8513和0.8610。三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03167,显示出较低的遗传分化水平。本文以多拷贝的RFLP标记为手段,揭示了小麦条锈菌作为一种活体寄生的远程气传病原真菌,其越夏栖息地关键区(天水地区)自然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海拔生境对病菌群体结构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地区内亚群体间分化水平很低,表明区域内菌源交流十分频繁。
2005年02期 199-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 楼兵干,张炳欣
基于对73株计58种腐霉和6种疫霉的核糖体DNA的ITS序列分析,以海生疫霉为外围群,按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腐霉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8种腐霉中,Pythium ostracodes,P.chamaehyphon,P.carbonicum,P.montanum和P.vexans归为同一组,介于其它腐霉和疫霉之间,这5种腐霉的孢子囊均为球形;现已归为疫霉属的P.undulatum 单独为一组,它与腐霉的亲缘关系比疫霉更近;其余52种腐霉聚成一大组,这52种腐霉基本上按孢子囊或菌丝膨大体形态分成Ⅰ、Ⅱ两组:第1组31种腐霉, 其中30种腐霉的孢子囊或菌丝膨大体为球形;第Ⅱ组21种腐霉,其中19种腐霉的孢子囊为丝状、瓣状或裂片状。基于ITS序列分析,腐霉属的其它性状如藏卵器壁是否光滑、卵孢子是否满器、雄器的着生方式和数量、异宗配合等呈多元演化。
2005年02期 207-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郭梅,蒲军,杜连祥,路福平,白东清
以白腐菌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 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得漆酶Leel基因的cDNA片段。构建了甲醇酵母表达质粒pMETA-Lccl载体,并将其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导入Pichia methabolica PMAD16,部分阳性克隆的PCR结果表明Lccl基因已经整合到甲醇毕赤酵母染色体上,经摇瓶培养筛选出表达水平较高的酵母工程菌株。漆酶酶活力达53U/L
2005年02期 221-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单丽君,郑晓冬,叶兴乾,詹喜
本试验对14个菌株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固体发酵生产复合酶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比较, 发现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anii具有较好的复合酶产率,为进一步提高该菌株的产酶能力, 我们利用γ-射线辐射对其进行了诱变育种,选育得到一株纤维素酶活提高26%、酸性蛋白酶提高28%、木聚糖酶提高24.5%的突变菌株AU—C33。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该菌株的基础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豆粕和尿素含量对各酶活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柑橘粉计,当添加23% 豆粕、8%麸皮、3%尿素,水分含量在60%,28℃培养60h后,CMCase、FPA、β-葡萄糖苷酶、酸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分别达到了20.8U/g、7.25U/g、74.7U/g、7248.4U/g和3222.6U/g。
2005年02期 227-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郝林华,牛德庆,陈靠山,郭敏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筛选出的一株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菌——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100L发酵罐中试放大试验的研究。优化后的拟康氏木霉发酵控制参数为:培养基配方为麸皮40g/L,马铃薯50g/L,蔗糖20g/L,KH2PO4 0.5 g/L,MgSO4·7H2O 0.5g/L,CaCl2 0.25g/L;摇瓶发酵培养时间为6d,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6.0- 7.0,发酵温度为28±1℃。通过对拟康氏木霉生长曲线的测定,确定其在发酵罐中培养的时间60h为宜,此时所获得的菌丝体干重为1.2694g/100ml发酵液。本研究结果为高效率、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具有生防作用的拟康氏木霉菌丝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5年02期 235-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李小定,欧阳天贽,荣建华,吴谋成
本文利用仪器分析技术对灰树花多糖级分PGF-2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进行了研究。灰树花粗多糖PGF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多糖级分为糖蛋白质缀合物PGF-2,其多糖含量95.4%,纸层析及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证实PGF-2为均一多糖;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数均分子量Mn为118 803 Dal,重均分子量Mw为119 612 Dal;经气相色谱分析PGF-2的糖基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2.35:1.22;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PGF-2的蛋白质由16种氨基酸组成。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证实PGF-2主要存在α型糖苷键。由β-消除反应推断PGF-2中多糖与氨基酸的连接方式以-O-Ser连接。
2005年02期 245-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晓彤,周月琴,李绪全,冯慧琴,糜可,杨庆尧
以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株作为模型,用MTT法测定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Annexin Ⅴ实验和DNA含量法研究抑瘤机制,比较了8个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发酵菌丝体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抑瘤机制。筛选结果得到了能产生高抑瘤活性乙醇提取物的灵芝菌株L5。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为91.4±0.9%(72小时,125μg/mL); 作用48小时后,13.3%的细胞发生早期凋亡,G0/G1期细胞比例比对照组增加15.9%,而S期细胞比例则下降了8.4%,G2/M期细胞数减少7.6%。本研究证明了灵芝菌丝体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抑制HL-60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抑制率与菌株相关,其抑瘤机制与细胞G0/G1期阻滞和诱导凋亡有关。
2005年02期 251-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吴学谦,李海波,魏海龙,付立忠,吴庆其,彭华正,朱睦元
为了建立一套基于DNA分子标记技术快速鉴定香菇菌株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生产上常用的14个香菇菌株进行RAPD多态性分析,从香菇菌株162中扩增获得了一个片段长为1166bp的特异RAPD标记XG1166,随之利用分子克隆技术将该特异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稳定的SCAR标记。用同样的方法,本研究又从另一香菇菌株申香10号中获得了一段长度为347bp的特异SCAR标记SX347。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获得的香菇菌株162和申香10号的特异SCAR标记,能在一天时间内准确鉴定出香菇菌株162或申香10号菌株的真伪。由此可见,SCAR分子标记是一种快速、稳定、准确鉴定香菇菌株的新方法, 可应用于食用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分类与鉴定和假种辨别。
2005年02期 259-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下载次数:8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9 ] |[阅读次数:0 ] - 伦志明,李玉花,邢树堂,傅禄敏
本研究通过土壤筛选找到适合松口蘑菌丝体生长的土壤,并在其土壤中添加适当浓度的橄榄油(0.5%-2.0%),有效地促进了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生长,菌丝生长状况酷似野外的松口蘑菌塘,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菌丝体生物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当土壤中橄榄油浓度为0.5%和1.0%时,松口蘑共生植物赤松苗的生长不但没有受到抑制,而且还能与菌丝体在这种“菌塘”中形成菌根。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中国松口蘑人工菌塘诱导体系,同时也为其人工子实体的诱导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005年02期 26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中宝,王淼焱,刘润进
在温室30%强度Hoagland营养液半水培条件下,对寄主植物玉米Zea mays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e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后施加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蔗糖、脯氨酸(Pro)、吲哚-3-乙酸(IAA)、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结果表明:除低浓度GA3处理外,其他处理尤其是高浓度处理抑制了玉米植株的生长。中浓度蔗糖、脯氨酸(Pro)和吲哚-3-乙酸(IAA)处理显著提高玉米菌根侵染率,其中以中浓度蔗糖的处理最高,达92.3%。葡萄糖、赤霉素(GA3)和6-苄基腺嘌呤(6-BA)处理则降低菌根侵染率。施加不同有机养分和植物生长物质并未提高AM真菌产孢数量,相反,却减少了孢子的形成。高浓度氨基乙酸(Gly)和低浓度6-BA处理的产孢量分别为50和48个/管,高于其他处理,但低于对照(78个/管);可溶性糖处理的产孢数量最少,平均仅18个/管。本试验条件下菌根侵染率与产孢数量不具有相关性,而产孢数与根外菌丝量具相关性。认为通过外界不同的化学调控,对植物生长、菌根侵染、根外菌丝量和孢子发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005年02期 277-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陈保冬,李晓林,朱永官
应用玻璃珠分室培养系统获得丛枝菌根真菌材料,研究了离体真菌菌丝体对pH缓冲体系中Zn、Cd和Mn等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菌丝体对各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差异显著,对Cd最强,Zn次之,Mn最弱。试验条件下,菌体可分别吸附相当于自身干物重1.6%的Mn、2.8%的Zn和13.3%的Cdo吸附于菌丝体的Cd2+绝大部分可以被Ca2+交换吸附。另外研究了宿主植物根系对Cd的吸附作用,证实菌根真菌侵染改变了根系的吸附特性,相对于非菌根根系,菌根的CEC较高,对Cd的吸附能力较强。试验结果为重金属污染条件下丛枝菌根强化根系的屏障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
2005年02期 283-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17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1 ] |[阅读次数:0 ] - 史立平,李玉
利用基物培养、燕麦-琼脂培养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圈绒泡菌的个体发育过程, 在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完成了从孢子到孢子的生活史。结果表明,生活史包括单核的黏变形体或游动胞、多核的营养体原质团以及孢子形成阶段。琼脂培养基上获得的圈绒泡菌孢子与野生型相似,并具有可育性。
2005年02期 292-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朱杰华,杨志辉,桂秀梅,马利松,刘颖超
描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萌发的方式并研究了菌株组合、卵孢子形成时间、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时间及光照对卵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组合卵孢子萌发率为0—7.2%,对峙培养20天后形成的卵孢子的萌发率最高达8.7%,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5-30d 萌发率最高达11.4%,卵孢子形成时黑暗及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时光照萌发率最高达11.8%。
2005年02期 297-3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应盛华,冯明光
<正>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amo)Vuellemin是重要的害虫生防真菌(Feng et al.,1994),其制剂在常温下长期储存是有效应用的技术瓶颈。由于菌体内源营养(如糖类)的积累是一个可控指标, 通过工艺调节内源营养积累可改善孢子的生理状态,有助于增强孢子贮存稳定性(冯明光和应盛华, 2002)。有关生防真菌孢子中糖类的研究多集中于单糖、双糖以及糖醇(Hallsworth&Magan,1994),多糖的报道仅见于芽生孢子内的糖原及其代谢的检测(Lane&Trinci,1991),不同基质对培养物多糖总量的影响还未见诸报道。本文简要报道在不同培养基质上培养的球孢白僵菌菌丝和孢子多糖的测定结果, 并就三种多糖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
2005年02期 304-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春静,张晓阳,戴玉成,魏玉莲
本项研究对分离于野外的鲍氏层孔菌从不同的温度、pH值以及不同的碳源和氮源的营养成分三方面进行室内培养,其结果显示鲍氏层孔菌营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佳碳源为甘露醇和葡萄糖;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其次为牛肉膏;而pH值在6.0-8.0的范围内变化对其菌丝体生长影响不大。这些结果为将来大规模人工培植鲍氏层孔菌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005年02期 30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田恩静,图力古尔
<正>喙囊鳞伞图1 Pholiota veris(R.Singer et A.H.Smith)A.H.Smith et L.R.Hesler,Nor.miner.Spec.Pholiota,98, 1968 =Kuehneromyces rostratus R.Singer et A.H.Smith,Mycologia,38:510,1946 (Non.Pholiota rostrata Velen.1921) 子实体群生或丛生。菌盖直径2.5-7cm,初期钝圆,渐凸起至钟形,后期平展或稍下陷,少数有脐状凸起;菌盖表面湿,水渍状,黏或稍黏,土黄色至褐色,后期边缘渐变浅,呈浅褐色至灰白色,中部色深;初期菌盖边缘平,有纤毛状鳞片,后期脱落,表面光滑,有透明的条纹。菌肉与菌盖表面同色,近水渍状,中部较厚,味道温和,气味不明显。菌褶离生至直生,褶幅中等宽至较宽,厚,密至稍密,初期灰白色,后期近土黄色或肉桂色,薄,边缘平。菌柄长4-9cm,粗0.4-1.2cm,上下等粗或向下渐细, 表面灰白色或与菌盖近同色,菌环以上具丝状或屑状鳞片,白色,菌环以下具屑状小鳞片,基部有棉绒状白色纤丝,内部填充,后变中空。菌环窄,上位,易脱落。
2005年02期 310-3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正>1.英文题目用黑体小写,作者姓氏大写,作者工作单位用斜体,具体格式如下: Morphological and mating studies on Asian Clavicorona WU Qiu-Xin Ronald H.PETERSEN (Systematic Mycology&Lichenology Laboratory,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Academia Sinica Beijing 100080; Department of Biology,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Tenn.37996—1100,USA) 2.英文关键词请勿与题目重复,以便增加检索信息。3.文中引用文献请按“(作者,年代)”格式(参见我刊2000年第1期以后的格式),不要用角码制。二个作者须用“和”或“&”并列,三个或三个以上作者则只列第一作者,后用“等”或“et al.”。4.文后参考文献的作者必须全部列出,姓名勿用缩点,用逗号分开。作者较多的著作可只列主编或主
2005年02期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