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 丝状真菌基因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唐国敏;

    本文是26篇关于丝状真菌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论文的综述,包括两部份内容。前一部分叙述1979年开始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丝状真菌转化系统,着重介绍丝状真菌中转化系统的构建及转化的一般特点。后一部分叙述在转化系统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丝状真菌基因工程,文中列出了截至1991年9月为止报道的一些成功的实例,说明它在丝状真菌工业育种和作为外源基因产物的生产和分泌系统中的应用。

    1992年02期 8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63 ]
  • 中国盘霜霉属在菊科植物上的分类单元

    陶家凤;余永年;

    本文讨论了菊科植物上盘霜霉属Bremia的分类问题。根据专性寄生菌种的划分,在以形态特征为基础的同时,结合考虑寄生专化性或寄主范围的观点,我们提出菊科植物上Bremia的种的寄主限制在菊科“族”的范围内。对中国的菊科植物上Bremia属的已知种及变种列出了检索表,还报告了一个新种及一新组合,它们是兔苣盘霜霉(B.lagoseridis sp.nov.),寄生于兔苣(Lagoseris sanctae),和蓟盘霜霉(B.cirsii comb.nov.),寄生于蓟属(Cirsium spp.),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真菌实验室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标本室。

    1992年02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4 ]
  • 球针壳属一新种

    谢德滋;

    本文报道采自云南省丽江县,寄生在腺毛木兰Indigofera scabrida Dunn.(Leguminosae)上的球针壳属一新种,即小疣球针壳Phyllactinla verruculosa Xie.新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1992年02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全蚀病菌在玉米上的新变种

    姚健民;王永成;朱有釭;

    本文报道了玉米全蚀病菌禾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的新变种——玉米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Sacc.)Arx et Olivler var.maydis Yao Wang et Zhu var.nov.]。该变种在形态学、致病性、生物学及可溶性蛋白电泳谱带等方面,均不同于禾顶囊壳菌小麦变种[G.graminis var,tritici J.Walker)、水稻变种(G.graminis var.graminis Trans.)和燕麦变种[G.graminis var.avenae(Turner)Dennis]。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1992年02期 99-104+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43 ]
  • 聚雄菌属一新种

    沈亚恒;

    本文报道了寄生在一种双叶甲科(Biphyllidae)昆虫上的虫囊菌,聚雄菌属(Synandromyces)一新种,命名为“中国聚雄菌”(Synandromyces sinensis Y.H.Shen)。有拉丁文及中文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992年02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广东及海南省的白孔菌属

    郑国扬;章卫民;李泰辉;赖建平;

    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几年来在广东省和海南省所采集的白孔菌属Albatrellus S.F.Gray emend.Pouz.的5个种,其中尖峰岭白孔菌Albatrellus jianfenglingensis G.Y.Zheng为新种。

    1992年02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7 ]
  • 北京地区水泡中的丝孢菌及其生态

    刘晓娟;朱旭东;余永年;

    本文报道北京及其邻近地区4个水域泡沫中的水生丝孢菌14属21种,其中6属11种为中国新记录,它们是:粗水线孢Anguillospora crassa Ingold,膨顶节枝孢Articulospora inflata Ingold,四节枝孢A.tetracladia Ingold,立水枝孢Dendrospora erecta Ingold,梯状小双枝孢Diplocladiella scalaroides Arnaud,星状小钉孢Heliscella stellata(Ing.&Cox)Nilsson ex Marvanova&Nilsson,奴地疣钉孢Heliscus lugdunensis Saccardo&Therry,阿地放射孢Lemonniera alabamensis Sinclair&Morgan,细丽三枝孢Tricladium gracile Ingold,明丽三枝孢T.splendens Ingold,和多枝变孢霉Varicosporium elodeae Kegel。同时讨论了这类真菌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分布。

    1992年02期 11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4 ]
  • 短胖孢属、菌绒孢属和假尾孢属的几个新组合

    白金铠;程明渊;

    本文报道5个新组合:金银忍冬短胖孢(Cercosporidium diervillae(Ell.et Ev.)Bai et Cheng,comb.nov.);紫穗槐菌绒孢(Mvcovellosiella passaloroides(Winter)Bai et Cheng,comb.nov.);朝鲜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ladrastidis(Jacz.)Bai et Cheng,comb.nov.);白头翁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fili]ormis(Davis)Bai et Cheng,comb.nov.)荚蒾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varia(Peck)Bai et Cheng,comb.nov.)这5个新组合是从Cercospora属转来修正的。

    1992年02期 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中国假尾孢属的研究Ⅱ.

    郭英兰;刘锡琎;

    本文报道中国假尾孢属的24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杨桐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adinandrae Guo&Liu),钟萼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bretschneiderae Liu&Guo),10个新组合,1个新名称:木豆假尾孢(Pseudoeercospora cajani-flavi Guo&Liu)和11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2个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及图。所研究的标本全部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1992年02期 125-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50 ]
  • 掘氏疫霉遗传学研究——Ⅱ.交配型遗传与变异的研究

    郑小波;陆家云;

    本研究以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野生型菌株的单游动孢子无性系为亲本,测定了自交、杂交后代交配型的遗传,经KMnO_4处理引起的交配型变异以及F_1代可自孕单卵孢株有性生殖后代交配型的遗传与变异。聚碳膜间隔配对诱导A_1和A_2菌株自交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萌发率12~16%)获得单卵孢株。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A_1和A_2亲本自交S_1代单卵孢株均保持与亲本一致的交配型。用KMnO_4处理上述卵孢子导致A_1和A_2亲本的部分S_1代单卵孢株出现自孕现象,少数A_1亲本自交后代改变为A_2交配型;从A_1交配型亲本的S_1代可自孕菌株产生的卵孢子萌发所建立的单卵孢株中,同时获得A_1和A_2交配型菌株。上述结果不支持Sansome关于疫霉菌A_1、A_2交配型分别由纯合、杂合基因控制的假说,进一步证明了Ko关于交配型抑制因子控制交配型表达的假说的合理性。掘氏疫霉种内菌株直接配对产生的卵孢子用H_O_2刺激萌发获得F_1代单卵孢株。测定结果表明,在F_1代出现A_1、A_2、A_1A_2、A~04种交配型的单卵孢株,其比例因不同亲本组合而有较大差异。 F_1代出现的A_1A_2菌株自孕产生的卵孢子经H_2O_2处理刺激萌发建立自交系,观察到A_1A_2交配型在有性生殖后代发生分离,各交配型比例因亲本不同而异。A_1A_2菌株的自孕能力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认为F_1代出现的A_1A_2个体来自亲本的杂交。A_1A_2单卵孢株保藏4~6个月后大多仍具自孕能力,少数改变为A_2交配型。

    1992年02期 134-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8 ]
  • 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

    徐锦堂;郭顺星;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Vahl:Fr.)Karst.侵入猪苓Grifola umbellata(Pers.:Fr.)Pilát)菌核,激活了猪苓菌抵御异体侵染免疫反应的本能,猪苓菌丝细胞木质化,形成与菌核表皮结构相似的隔离腔,将蜜环菌索和部分猪苓菌丝包围。在隔离腔中蜜环菌消化分隔在腔中的猪苓菌丝,另外猪苓菌丝也可侵入或附着在蜜环菌索及侵染带细胞间隙吸收其代谢产物,猪苓菌核即可萌发出新苓正常生长。当隔离腔中的猪苓菌丝被消化后,蜜环菌生活力也减弱,解体后被猪苓菌吸收利用,隔离腔变成空腔。从广义角度看,仍可把蜜环菌与猪苓菌寄生与反寄生的营养关系概括为共生关系。

    1992年02期 142-14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65 ]
  • 蒙古口蘑驯化栽培成功

    田绍义;杨发茂;

    在观察研究蒙古口蘑生态的基础上,通过菌种分离、驯化,选出87-B-2优良菌株。在以马粪、麦秸等配制的发酵料进行瓶栽、箱栽试验的基础上,1990年用床式栽培方法驯化栽培成功蒙古口蘑。

    1992年02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5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6 ]
  • 全细胞长链脂肪酸在假丝酵母属分类中的应用初探

    史国利;吕宪禹;周与良;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5株假丝酵母全细胞长链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并运用主分量分析法处理数据,对菌株进行分类。测定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中共含有38种脂肪酸,其中软脂酸(C_(16:0))、棕榈油酸(C_(16:1))、硬脂酸(C_(18:0))、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和亚麻酸(C_(18:3发))等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它们占总含量的90%以上。对脂肪酸的主分量分析将35株假丝酵母分为两个类群,分群结果与表观性状聚类分析的结果相似,根据脂肪酸对一些菌株亲缘关系的测定也有与表观性状分析类似的结果。酵母菌全细胞脂肪酸的分析为探索酵母菌系统分类关系提供了一可行的方法。

    1992年02期 150-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8 ]
  • 致病性暗色霉的浆膜超微结构分类学意义初探

    宋志群;王端礼;

    对致病性暗色霉中的着色霉(Fonsecaea Negroni)外瓶霉(Exophiala Charmichael)瓶霉(Phialophoro Medlar)中的五种真菌浆膜超微结构进行了冰冻蚀刻研究,发现裴氏着色霉(Fonsecaea pedrosoi)和紧密着色霉(F.compacta)的内折长而宽,较深,略有弯曲,数量少,多呈平行或垂直排列。皮炎外瓶霉(Exophiala dermatitidis)的内折数量多,密集而分布均匀,呈圆点状或圆棒状。棘状外瓶霉(Exophiala spinifera)的内折少而表浅,多为圆形。疣状瓶霉(Phialophora verrucosa)的内折数量,排列,形状无一定规律。据上述特征,着色霉可以与外瓶霉,疣状瓶霉区别开来,皮炎外瓶霉也可与棘状外瓶霉区分。浆膜超微结构的性状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1992年02期 158-162+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河北坝上蒙古口蘑生态观察

    田绍义;黄文胜;

    <正> 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俗称口蘑或白蘑(Imai,1937;Liu & Bau,1980;应建浙等,1982),是著名的塞北特产,以独有的色、香、味和丰富的营养弛名中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由于受生态环境的影响,加之长期的掠夺式采收,使口蘑资源在坝上已濒临绝产边缘。坝上农科所位于口蘑产区,利用其地理优势和便利条件,以保护当地口蘑资源和进一步开发口蘑生产为目的,于1985年开始了口蘑资源调查,对野外生长发育过程及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

    1992年02期 163-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0 ]
  • 中国黑粉菌一新记录种——旋花种子楔孢黑粉菌

    王生荣;白宏彩;张舒容;

    <正> 本文第一作者于1985年9月和1990年9月曾先后两次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附近的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上采集到一种黑粉菌,经鉴定确认为旋花种子楔孢黑粉菌Thecaphora seminis-convolvuli(Desm.)Ito。该菌国内迄今未见报道(王云章,1964;戴芳澜,1979;刘惕若,1984;郭林、惠友为,1989),是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

    1992年02期 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