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序言

  • 中国的念珠菌研究

    黄广华;朱利平;

    <正>真菌感染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现代生活和医疗方式的改变导致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越来越多。念珠菌是临床上一类主要的真菌病原体,包括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和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等10多种已知的致病性物种。念珠菌不仅可以引起鹅口疮和阴道炎等浅部感染,在免疫缺陷的人群中还能引起致命性的血液或深部器官感染。每年,全世界由念珠菌引起的浅部感染病例超过9000万;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01-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综述

  • 白念珠菌的二型性转换:从共生菌到致病菌

    王天旭;杨丹丹;孙洵;张茂;苏畅;逯杨;

    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人体内的良性共生真菌,存在于宿主的口腔、表皮、胃肠道及阴道等处,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中可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一般以二倍体的形式存在,且能在酵母、假菌丝和菌丝的状态之间转换。菌丝状态促进了白念珠菌的侵染能力,同时也可以使白念珠菌逃逸宿主的免疫攻击,在其对宿主的感染途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综述将阐述白念珠菌菌丝形成的调控机制、菌丝的发育模式以及菌丝形态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影响,并且简要介绍念珠菌属中热带念珠菌和耳念珠菌菌丝发育方面的相关研究。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03-2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4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 ]
  • 光滑念珠菌的生物学、流行病学以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刘静;郑秋实;黄广华;

    随着HIV感染患者的增多、器官移植、放疗化疗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念珠菌感染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除白念珠菌外,光滑念珠菌在临床上的检出率逐年增加,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成为第二常见的侵袭性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临床分离株通常对一线抗真菌药物高度耐药,由于目前治疗策略匮乏,其造成的系统感染死亡率可高达50%。为了进一步加深人们对光滑念珠菌的认识,研发遏制其感染的诊疗策略,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光滑念珠菌的流行病学、毒力因子以及耐药机制等方面的进展,为国内同行深入探究其耐药特性和致病机理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14-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 ]
  • 真菌Hsp90研究进展

    李超;管国波;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化疗以及器官移植技术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日益严重,从分子水平揭示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对真菌感染的防控、治疗至关重要。微生物适应宿主微环境压力的能力在其共生与感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是真核生物参与压力应答响应的分子伴侣,它不仅参与胞内蛋白质的折叠,还与许多底物蛋白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病原真菌的形态发育、生物被膜形成、有性生殖、毒力以及耐药性。本文从真菌Hsp90的活性调节、底物蛋白,以及Hsp90与病原真菌形态发生、有性生殖、耐药性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真菌Hsp90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25-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希木龙念珠菌研究进展

    邓宇晨;李帅虎;潘炜华;廖万清;陶丽;

    希木龙念珠菌Candidahaemulonii是一种与耳念珠菌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物种。近年来,由其引发的侵袭性真菌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作为一种多重耐药真菌,希木龙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甚至超过耳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希木龙念珠菌菌株对唑类、多烯类以及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物耐药,尤其是对两性霉素B具有天然抗性。不仅如此,临床传统的生化方法难以对该菌准确鉴定,常用的商品化鉴定产品往往将其错误鉴定为毕赤酵母或者新型隐球菌。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希木龙念珠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数据与研究进展,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耐药性进行综述,同时总结该菌目前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35-2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6 ]
  • 耳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范淑如;杜浛;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已成为引起严重院里感染的新兴病原真菌。自2009年第一次报道以来,耳念珠菌在全球迅速传播并导致几次院内感染的暴发。与念珠菌属其他成员相比,耳念珠菌具有诸多特点,比如多重耐药、鉴别困难、死亡率高、易在医院内传播等。关于耳念珠菌的生物学和致病性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对耳念珠菌的认识也逐渐增强,本综述详细地介绍了耳念珠菌全球感染的流行病学以及该病原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并对其毒力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对未来关于耳念珠菌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44-2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9 ]
  • 营养感应与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周佳;梅一堃;李博文;刘宁宁;

    营养元素是白念珠菌定植和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人体真菌微生物组的一部分,白念珠菌能够特异性感应宿主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性反应,为其生长、繁殖和侵袭宿主提供营养支持;同时白念珠菌还能反馈作用于人体,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肠道菌群失调时由共生菌转化为致病菌引发严重的念珠菌病。目前关于营养感应与白念珠菌致病的分子机制已经有很多研究。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营养感应与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了碳源、氮源、磷营养以及多种金属元素在白念珠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为系统认识白念珠菌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60-2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白念珠菌能量代谢与致病性

    赵亚婧;张宏;

    白念珠菌是人类正常菌群,也是致死性真菌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白念珠菌致病的决定性机制仍未明确,其对宿主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菌体的毒力因子、菌体与宿主相互作用两方面。能量代谢是白念珠菌生长繁殖的基础,也是影响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深入研究白念珠菌能量代谢特征,探索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或可为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76-2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7 ]
  • 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于垚;何慧倩;吴梦雪;贾鑫明;

    念珠菌是一类最常见的人类机会性致病真菌,可导致致命的侵袭性念珠菌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深入了解念珠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念珠菌病提供新的理论策略。本文综述了念珠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概括了念珠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免疫应答两方面内容,重点分析了念珠菌的形态转换、分泌型蛋白、模式识别受体以及介导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并对未来念珠菌与宿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0年11期 v.39;No.209 2088-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8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2 ]
  • 致病性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张浩;刘伟;

    近年来,致病性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白念珠菌仍是引起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是由非白念念珠菌引起的感染比例显著升高。致病性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现象呈上升趋势,这是导致临床治疗其所致的侵袭性感染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致病性念珠菌耐药性的流行病学以及其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09-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5K]
    [下载次数:9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3 ]
  • 耳念珠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邴健;

    耳念珠菌感染及其耐药问题已愈演愈烈,其临床耐药机制的研究已刻不容缓。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耳念珠菌临床菌株对三大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从外排泵异常表达、靶标蛋白突变、生物被膜和基因组可塑性4个方面总结了耳念珠菌已报道的或潜在的耐药机制,并与其他念珠菌耐药机制进行了对比。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20-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 ]
  • 念珠菌适应宿主环境压力的共生机制研究进展

    姜彤;陈昌斌;

    作为人体微生物菌群中真菌菌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念珠菌通常定植于人体的众多生态位,在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健康人群中与宿主保持共生状态。为适应宿主体内复杂多变的环境,拮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以及应对其他微生物菌群的竞争等诸多生存压力,念珠菌进化出一系列极为有效的应对机制以维持其在宿主体内的共生。本文总结了念珠菌通过形态转换、环境适应、免疫调节以及与其他微生物菌群相互作用等策略应对宿主环境生存压力的分子机制,重点阐述了念珠菌、宿主免疫系统以及微生物菌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平衡对于念珠菌实现成功定植和共生的重要意义。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31-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2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白念珠菌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

    吕权真;张景翔;姜远英;王彦;

    白念珠菌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真菌,共有约6 100个基因,阐明其基因功能,尤其是致病性和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功能对发现抗真菌的新策略和新靶点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白念珠菌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主要包括基因敲除和基因表达调控,近年来,白念珠菌基因功能研究的技术手段不断发展,本文就常用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也进行了分析。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49-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5 ]
  • 抗侵袭性真菌感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伍浩;孙娟娟;方婷;李立平;安毛毛;姜远英;

    近20多年来,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死亡率高居不下。现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有氮唑类、多烯类、棘白菌素类等,存在品种少、真菌耐药性增加和毒副作用大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制新型抗真菌药物。单克隆抗体具有精准靶向的抗真菌作用,兼有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功能,是治疗真菌感染的一种可行且具有独特优势的药物。从作用靶点分类,可以分为靶向真菌表面多糖、毒力因子、蛋白和跨界抗真菌单克隆抗体。从抗体来源分类又可以分为天然抗体和重组抗体。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抗真菌作用,即对毒素中和或对真菌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免疫增强作用,主要是补体的活化以驱动吞噬细胞清除或破坏致病真菌、中性粒细胞调理吞噬作用的激活以及诱导巨噬细胞调理吞噬。本文从药效学等方面总结了目前抗真菌感染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外,针对抗真菌单克隆抗体的新型制备方法与传统制备方法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61-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的诊疗进展

    阙春杏;周泠宏;朱利平;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临床上相对少见,但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免疫低下人群和神经外科相关手术操作的增多,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脑脊液培养和脑组织活检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敏感性低。脑脊液抗原检测方法、分子诊断技术等非培养技术为其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抗真菌药物治疗策略初步成形,但最佳治疗方案和疗程尚无定论。本文对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的相关诊断及治疗策略进行阐述。

    2020年11期 v.39;No.209 2172-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3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