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报

Mycosystema

综述

  • 兰科菌根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盖雪鸽;邢晓科;郭顺星;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典型的菌根植物,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成功萌发和生长的早期阶段对菌根真菌有绝对的依赖性,在有些成年兰科植物中菌根真菌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兰科植物已为濒危物种,鉴于兰科植物天然的菌根共生关系,开展兰科植物和菌根真菌互作的生态学研究不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更有助于兰科植物的物种保护和野生种群的生态恢复。近年研究表明,兰科植物对真菌的选择和二者共生关系的建立与菌根真菌的空间分布和丰度密切相关,然而当前对自然环境中兰科菌根真菌的实际分布还了解甚少,因此文章从生态学角度系统分析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关系,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旨在为兰科菌根的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

    2014年04期 v.33;No.142 753-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1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92 ]

研究论文

  • 斑痣盘菌科一新种——坛状散斑壳(英文)

    王士娟;徐亚飞;唐燕平;李青;林英任;

    报道了一个采自天目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落叶上的斑痣盘菌科一新种——坛状散斑壳Lophodermium urniforme。它区别于近似种的主要特征为成熟子囊果呈坛状、具发达且外翻的唇、分生孢子器为不规则下皮下生。研中提供了该种的描述、子实体的外表与内部结构的照片及形态图和讨研。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菌物标本室(AAUF)。

    2014年04期 v.33;No.142 768-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中国禾本科植物上的柄锈菌属一新种和一新记录(英文)

    刘铁志;杨晓坡;庄剑云;

    报道了中国禾本科植物上柄锈菌属1新种和1新记录变种。圆柱披碱草Elymus cylindricus和披碱草E.dahuricus上的阿拉善柄锈菌Puccinia alxaensis为新种;野青茅Deyeuxia pyramidalis上的矮柄锈菌砂禾变种Puccinia pygmaea var.ammophilina为中国新记录。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2014年04期 v.33;No.142 773-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0 ]
  • 齿梗孢属(丝孢纲)5个新种及中国土壤中本属真菌已知种检索表(英文)

    许俊杰;张悦丽;吴悦明;耿月华;张天宇;

    报道5个中国土壤中齿梗孢属新种:细基齿梗孢Scolecobasidium acutimum、不等齿梗孢S.anisomerum、弯孢齿梗孢S.curvularioides、近球齿梗孢S.spheroideum和浙江齿梗孢S.zhejiangense。对新种与各自相似种的区别进行了讨论。文末附有中国土壤中已知22种齿梗孢属真菌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2014年04期 v.33;No.142 777-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葡萄穗霉属四新种暨中国土壤中该属真菌已知种检索表(英文)

    潘好芹;孔金花;许俊杰;张悦丽;张天宇;

    从中国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 4个新种:阿克苏葡萄穗霉S.aksuensis、两形葡萄穗霉S.biformis、海滨葡萄穗霉S.littoralis和玉树葡萄穗霉S.yushuensis。对新种与各自相似种的区别进行了讨论。文中为中国土壤中已知的24种葡萄穗霉菌提供了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

    2014年04期 v.33;No.142 785-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广西土壤中的暗色丝孢菌Ⅰ(英文)

    张悦丽;吴悦明;张天宇;

    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土壤样品53份,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法,从中分离出78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20属,33种。其中,弯孢耳孢霉Codinaea curvispora、广西腐质霉Humicola guangxiensis为新种。模式及其他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2014年04期 v.33;No.142 793-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2 ]
  • 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土壤暗色丝孢菌

    耿月华;张天宇;

    笔者从采自雅鲁藏布江谷地的29份土样中,分离获得59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别属于18属中的27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浅色平脐蠕孢Bipolaris pallescens和光滑腐质霉Humicola levis。对新种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对其他25个中国已报道种亦作了分离地点和生境的引证。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存放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2014年04期 v.33;No.142 800-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7 ]
  • 中国东北地区壳囊孢属真菌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张玉博;游崇娟;范鑫磊;田呈明;

    对采自中国东北地区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壳囊孢属真菌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依据其子实体顶盘、腔室、分生孢子以及子囊壳、子囊、子囊孢子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培养性状等划分为5个形态学类群;利用ITS序列分析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这5个类群的划分均得到了分子证据的支持。腔室特征、孔口数量、中柱以及黑色基线的有无、分生孢子大小等可作为壳囊孢属分类的主要依据。

    2014年04期 v.33;No.142 806-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5 ]
  • 扫描电镜观察飞虱虫疠霉侵染水稻害虫褐飞虱(英文)

    周湘;王大伟;郭恺;毛胜凤;

    稻飞虱如褐飞虱频繁威胁东亚和南亚的水稻生产。化学杀虫剂作为控制虫害的主要手段时常引发环境问题和害虫抗药性。昆虫病原真菌飞虱虫疠霉是稻飞虱的天敌,了解该菌的生物学和流行学特性是开发其生物防治潜能的必要前提。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飞虱虫疠霉侵染寄主褐飞虱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观察。飞虱虫疠霉的分生孢子接触到褐飞虱体壁后可迅速萌发产生侵染性芽管,侵入虫体。经过4d左右的体内潜伏期,飞虱虫疠霉菌丝重新在寄主体表出现。最先突破坚硬体壁的部位为虫体腹部。3种特化菌丝形成于虫体表面,包括假囊状体、假根和分生孢子梗。假囊状体向虫体四周空气中伸出,很可能是帮助真菌探知周围空气湿度状况并吸收湿气用于开启新一轮的侵染循环。假根将虫尸固定在原位植株上,利于之后分生孢子梗主动弹射侵染性分生孢子感染附近健康寄主。这次观察结果显示飞虱虫疠霉具备用于稻飞虱生防的潜能,有必要开展其扩大培养和剂型化研究推进该生防菌的田间应用。

    2014年04期 v.33;No.142 819-8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1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布氏白僵菌微菌核的诱导培养及条件优化

    杨欣;张大敏;李增智;

    菌核是一些丝状菌的休眠结构,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发现有些虫生真菌在特定的营养条件下能形成微菌核(MS)。以适合用于地下害虫防治的布氏白僵菌为对象,研究观察了该菌摇瓶培养微菌核形成的过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确定培养液的碳源A、碳氮比B和接种量C为影响MS产量的显著因子,而装液量和转速是不显著因子;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得出MS摇瓶培养参数的最优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确定在A=30.66g/L,B=7.59:1,C=1.03%时,MS产量理论最大值为最高(8.24×103MS/mL),MS实验产量在8.00–8.25×103MS/mL,优化的结果产量比初始试验时的最大值提高21%–25%。研究结果为探索使用布氏白僵菌菌核防治地下害虫奠定了基础。

    2014年04期 v.33;No.142 827-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2 ]
  • 蓝光光照对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

    廉添添;董彩虹;杨涛;孙军德;

    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可影响真菌的生长发育、生理周期、形态变化及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生,对于蛹虫草而言,光照还是其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选择2株不同来源的蛹虫草菌株,研究了自然光照和蓝光光照条件下,其子实体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蓝光光照对于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没有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自然光照条件下成熟子实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显著高于蓝光光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没有明显差别,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则表现出菌株差异。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方面,腺苷、甘露醇含量不受蓝光影响,类胡萝卜素在蓝光光照条件下含量极显著高于自然光光照,蓝光对子实体、虫草素、粗多糖含量的影响则存在菌株差异。研究为蛹虫草子实体的栽培条件优化,提高蛹虫草子实体质量提供依据。

    2014年04期 v.33;No.142 838-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下载次数:10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118 ]
  • 镧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

    韩亚楠;陈可;师进生;刘润进;李敏;

    稀土元素在一定剂量下具有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为了评价镧元素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侵染和产孢的影响,研究于温室盆栽条件下,以0、0.001、0.005、0.025、0.125、0.625mmol/L氯化镧溶液分别浇灌接种与不接种AM真菌Glomus mossea的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每次浇灌200mL,共6次,定期测定各处理白车轴草生物量、植株氮、磷和钾含量、AM产孢和侵染率等。结果表明,无论接种与否,镧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白车轴草生物量、植株氮、磷和钾含量,接种AM真菌的白车轴草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均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随着镧浓度的增高,接种AM真菌植株的氮、磷和钾含量先上升再下降,镧浓度为0.005mmol/L时氮、磷和钾吸收量最高,分别为68.3、9.1、106.0mg/g。不同浓度镧对根系侵染率及孢子密度产生不同影响,随着镧元素浓度升高,侵染率及孢子密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镧浓度为0.005mmol/L时,侵染率最高(82%),孢子密度最大(8.03个/g)。

    2014年04期 v.33;No.142 847-8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9 ]
  • 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分子鉴定

    赖政;汪娣;汪涯;颜日明;张志斌;高波良;朱笃;

    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PDB)、沙氏液体培养基(SDB)和查氏液体培养基(CDB)中发酵培养蛇足石杉内生真菌菌株SF88和LF52,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菌株SF88和LF52在PDB、SDB和CDB发酵后菌体总生物碱对AChE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5.6%和56.7%、56.3%和68.5%、40.8%和48.3%。对这两株不产孢内生真菌的DNA ITS、18S rDNA、28S rDNA、TUB和RPB进行了测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F88和LF52为Phaeosphaeriaceae科中一未知种,为开发生物碱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药物提供了新的潜在菌种资源。

    2014年04期 v.33;No.142 858-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6 ]
  • 基于多基因序列分析对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曾莉莎;吕顺;刘文清;赵志慧;王芳;周建坤;李洪波;陈石;杜彩娴;

    由尖孢镰孢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枯萎病是香蕉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自1996年以来已对我国华南地区香蕉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传统上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主要采用人工接种鉴别寄主尔后测定病菌致病性的方法,但实验周期长,且受季节影响。以来自澳大利亚的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号(BW1)、2号(Race 2)、3号(Race 3)以及亚热带4号(BW4)为对照,对分离自我国华南地区主要香蕉产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的14株香蕉枯萎病菌的单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结合热带4号小种(TR4)和亚热带4号小种(ST4)的分子特异检测方法,确定其生理小种类型;同时,利用ITS、TEF‐1α、IGS、histone H3、β‐tubulin等5个主要用于镰孢菌系统发育学研究的基因,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Foc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非病原尖孢镰孢菌的关系,并评价这5个基因在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上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来源于我国华南地区的4号小种主要为热带4号小种;(2)TEF‐1α、IGS、histone H3等3个基因片段能够将Foc中不同生理小种的菌株划分成不同的系统发育谱系,与致病性测定的结果具有对应关系,也能较好地反映尖孢镰孢菌种内菌株的亲缘关系,可用于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3)我国Foc 1号生理小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4号生理小种,Foc 1号生理小种的菌系与来自香蕉果实上的非病原尖孢镰孢菌的亲缘关系比其与Foc 4号生理小种的菌系的亲缘关系更近。

    2014年04期 v.33;No.142 86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86 ]
  • 培养时间相关的中国被毛孢代谢产物初步分析

    李淑林;刘肖肖;陆瑞利;张德龙;罗飞飞;胡丰林;

    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分析不同培养时间中国被毛孢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时间内,供试菌株菌丝的次级代谢产物差异显著。根据代谢组差异可将中国被毛孢培养时间分为前期(19d前)、中期(19–26d)、后期(26d后)3个阶段。3个培养阶段共出现43种显著差异化合物,其中仅在培养前期出现的差异化合物有3种,大部分差异代谢物出现在前期后段及中期,包括8种抗生素及多种具有独特生物活性的物质,在培养后期有3种抗生素没有检测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有些代谢物可能是受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其含量呈波动变化;有些是持续合成的稳定的代谢终产物,其含量持续增加;有些由于合成速度逐渐减慢,或分解速度逐渐加快而出现含量持续下降。从代谢物的利用角度来说,人工培养菌丝适宜在培养中期采收,因为此阶段生物活性代谢物最多,但对于含量持续下降的化合物的利用应在培养前期采收;对于含量持续增加的化合物的利用宜在培养后期采收。

    2014年04期 v.33;No.142 883-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1 ]
  • 利用26S rDNAD1/D2区序列和微卫星标记分析各种工业酿酒酵母的种内遗传差异

    铁春燕;胡芸;张梁;石贵阳;

    选取30株传统发酵工业中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株和实验室常用酿酒酵母菌株,利用大亚基(26S)rDNA D1/D2区序列和微卫星标记分析酿酒酵母种内菌株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以揭示酿酒酵母在长期的各种工业发酵环境下发生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30株酿酒酵母的26S rDNA D1/D2区序列(591bp)比较保守,与测序菌株S288C相比序列相似度在99.8%–100%,说明种内菌株间存在一定的多态性,但序列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其变异情况表现在个别碱基的差异(大多由转换突变引起);通过扩增11个微卫星位点,每个菌株均有其独特的基因型,即30种基因型,共得到188个等位基因,观测杂合度平均值和期望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576、0.886,多态信息含量平均值高达0.858,说明酿酒酵母种内菌株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聚类分析表明30株酿酒酵母可以得到很好地区分,但是没有呈现与其工业来源相关的聚类。

    2014年04期 v.33;No.142 894-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4 ]
  • 三株野生大型真菌对孔雀石绿的脱色作用及其脱色条件

    韩启灿;霍光华;罗桂祥;

    为了消除或降低孔雀石绿染料的污染,从50余种野生大型真菌中筛选到3种对孔雀石绿染料有较强脱色作用的菌株即落叶松附毛孔菌、粘小奥德蘑和皱盖囊皮菌。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探索了优选菌株落叶松附毛孔菌的培养基组成和脱色条件。结果显示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20%、玉米汁2%、KH2PO4 0.3%、MgSO4?7H2O 0.15%;最佳脱色条件为染料初始浓度100mg/L、发酵液用量6mL、Mg2+浓度6mmol/L、pH6.0、温度50℃、摇床振荡速度150r/min。此条件下对孔雀石绿染料脱色1h,脱色率可达92.6%,其中Fe2+对脱色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发酵液脱色受热、pH和Fe2+影响,推测,落叶松附毛孔菌对孔雀石绿脱色的活性成分可能是漆酶。

    2014年04期 v.33;No.142 905-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1 ]

简报

  • 中国绿杯菌属研究(英文)

    任菲;庄文颖;

    对采自中国12个省的绿杯菌属Chlorociboria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3个种,分别为小孢绿杯菌C.aeruginascens、绿杯菌C.aeruginosa和波托绿杯菌C.poutoensis。其中波托绿杯菌为中国新记录种,对该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图示,并对其分类地位提供了DNA序列分析的佐证。

    2014年04期 v.33;No.142 916-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2 ]
  • 透孢黑团壳属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管晓辉;迟胜起;李秀岚;路炳声;

    2010–2011年,从山东省采集和鉴定出透孢黑团壳属Massarina 3个中国新记录种:布胥诺氏透孢黑团Massarina brunaudii,丘凸透孢黑团Massarina papulosa和多形透孢黑团Massarina polymorpha。对其进行了描述、图示和讨论。

    2014年04期 v.33;No.142 925-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分离自海洋环境的枝孢属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李长林;李伟;

    报道了分离自渤海沉积物和黄海海藻的枝孢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细孢枝孢Cladosporium perangustum、枝细枝孢C.ramotenellum和曲梗枝孢C.sinuosum。对这些种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附有形态图。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2014年04期 v.33;No.142 93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3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9 ]
  • 中国粪壳纲一个新记录属和两个新记录种

    霍圆圆;李静;刘富江;赵筱萌;王雪薇;

    在对我国腐生粪壳纲真菌的研究中,发现了1个新记录属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3个种均形成闭囊果,果上生独特的子囊果毛,子囊孢子单细胞、暗色。异果刺囊壳Ascotricha distans的主要特征为产生具膝曲状合轴分枝的子囊果毛,子囊孢子具芽缝,无性阶段为Dicyma型,归属炭角菌目炭角菌科。旋毛米氏壳Emilmuelleria spirotricha和粪闭毛壳Chaetomidium fimeti产生具芽孔、表面光滑的子囊孢子,归属粪壳目毛壳科。其中米氏壳属作为单种属,是我国的一个新记录属。文中对各个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和讨论。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2014年04期 v.33;No.142 937-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2 ]

  • 《菌物学报》征稿简则

    <正>《菌物学报》(曾用名《真菌学报》、《菌物系统》)1982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菌物学学术期刊,报道菌物(真菌、粘菌、卵菌等)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主要刊登菌物系统分类学、菌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菌物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利用、动植物病原菌物学、医学真菌学、食用和药用真菌学等方面的综述、研究论文和简报。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国际菌物学界信赖的刊物,已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关于版权本刊只接受未曾公开发表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所有形式的(即各种文字、各种介质的)版权均属本刊

    2014年04期 v.33;No.142 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Mycosystema Instructions to authors

    <正>Manuscript should be submitted in word format through the website http://journals.im.ac.cn/jwxtcn or by email to jwxt@im.ac.cn.The template of manuscript can be downloaded from the website homepage.There is no firmly established length,but entire paper(including tables and figures)exceeding 20 pages is discouraged.First name(s)in full and surname(s)(in capitals)of author(s),and complete addresses with superscript numbers should be given.

    2014年04期 v.33;No.142 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下载本期数据